[1] |
李宜倩, 姬鸣, 宋晓蕾. 不同显示混杂度下浸入感对导航绩效的影响—— 空间参照框架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2): 290-299. |
[2] |
孙潇 李梓晗 梁超月 南艳丽 宋耀武 石常秀. 利手与内隐左右空间情感效价关系的眼动研究[J]. 心理科学, 2023, 46(1): 19-24. |
[3] |
金花 李想. 抽象动词的具身表征:运动特征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22, 45(3): 614-619. |
[4] |
叶浩生. 认知心理学的实用性转向[J]. , 2020, 43(3): 762-767. |
[5] |
杨雅琳 杨伟星 张明亮 司继伟. 从数量表征到数表征:具身认知视角下的人类数能力获得[J]. 心理科学, 2018, 41(1): 91-97. |
[6] |
王小桃 杜峰 董圣鸿. 手近效应:研究内容、影响因素与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 2018, 41(1): 45-50. |
[7] |
柴江霞 肖玉珠 姚伟莉 赵笑梅*. 威胁信息的记忆优势[J]. 心理科学, 2015, 38(2): 315-320. |
[8] |
姚项哲惠 徐欣颖 高湘萍. 从进化论视角看自我面孔识别加工[J]. 心理科学, 2014, 37(6): 1524-1529. |
[9] |
许颖 陈启山. 人类的判断为什么不精确:进化论和脑科学的解释[J]. 心理科学, 2013, 36(2): 506-509. |
[10] |
陈安娜 陈巍. 杜威反射弧概念中的具身认知思想[J]. 心理科学, 2013, 36(1): 251-255. |
[11] |
何先友 晏赛君 张大巍. 语言理解中主体职业特征与动作表征的激活[J]. 心理科学, 2012, 35(6): 1282-1288. |
[12] |
王瑞安 桑标. 具身视角下的社会认知[J]. 心理科学, 2012, 35(5): 1107-1112. |
[13] |
李荣荣 叶浩生 麻彦坤. 具身的情绪:情绪研究的新范式[J]. 心理科学, 2012, 35(3): 754-759. |
[14] |
傅于玲 秦启文 冯缙 杨帅. 身体清洁对低龄幼儿选择扩散效应的消除[J]. 心理科学, 2012, 35(3): 664-668. |
[15] |
黎琳 王丽娟 刘伟. 不同任务情境中的前瞻记忆是一致的吗?[J]. 心理科学, 2012, 35(3): 56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