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有关时空隐喻表征心理现实性的研究因囿于有声语言而饱受批评,近年来兴起的手势和手语研究为该问题的证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一方面,手势在三个空间维度上均可形成时空隐喻,有力地回应了反对派对概念隐喻理论在语言和概念层面循环论证的质疑;另一方面,手语空间运用的独特性以及文化图式的复杂性,导致其时空隐喻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类型学证据。未来研究还应当注意心理学、语言学以及民族学等多学科的交汇融合,建立起概括力更强和系统性更完整的理论框架,将口语、手势和手语同时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