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抑郁症早期识别技术至今仍未解决,需要厘清研究思路。回顾以往研究可梳理出三类方法,即:前驱症状法、易感性法、生物内表型法。前驱症状法是依据前驱期症状识别早期患者,但现象学指标的客观性和特异性较差;易感性法是依据家系或个体风险因素界定风险人群,但缺少纵向研究支持,很难直接用于预警;生物内表型法是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潜在生物学标记,但多为临床期研究,不能确定其中哪些可作为前驱期征象。今后的研究可考虑整合三类方法,即利用家系高风险设计寻找生物内表型,并以此识别可靠前驱症状,构建更精确的风险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