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亚琪, 付鹏蕊, 马文, 王萍.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回溯式时距估计*[J]. 心理科学, 2024, 47(3): 522-529. |
[2] |
张文娟 商士杰. 父母回应消极情绪的方式与青少年病理性人格特质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23, 46(3): 586-593. |
[3] |
林文毅 李兵兵 李广政. 从信念一致性到信息选择:可信度的中介作用和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23, 46(3): 668-676. |
[4] |
尹华站 张丽 李丹. 基于情绪产生离身观和具身观的时距知觉情绪效应[J]. 心理科学, 2023, 46(2): 491-499. |
[5] |
刘琪 徐燕 高中华 谢荣艳. 情感事件视角下空气污染触发的消极情绪对工作场所环保行为的动态影响机制[J]. 心理科学, 2022, 45(4): 926-933. |
[6] |
王芸萍 朱麟 杜慧 刘聪慧. 自我同情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积极和消极情绪与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22, 45(4): 785-793. |
[7] |
李丹 尹华站. 恐惧情绪面孔影响不同年龄个体时距知觉的研究[J]. , 2019, 42(5): 1061-1068. |
[8] |
员东婷 王英春. 控制感剥夺激发状态毅力:趋近动机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18, 41(5): 1192-1199. |
[9] |
胡心怡 陈英和. 自我肯定方式降低高威胁后的消极情绪[J]. 心理科学, 2017, 40(1): 174-180. |
[10] |
龚先旻 王大华 付艳. 成年女性情景自传体记忆的现象学体验:年龄与时间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13, 36(5): 1101-1105. |
[11] |
陈丽君 赵伶俐 王雪梅 孙青青. 不同类型美感体验的自主反应特点[J]. 心理科学, 2013, 36(4): 792-796. |
[12] |
吕军梅 鲁中义. 为什么快乐在“上”,悲伤在 “下”? ——语篇阅读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J]. 心理科学, 2013, 36(2): 328-334. |
[13] |
周斌 唐菁华 李春凯 李荆广. 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及其调节策略发展的促进作用[J]. 心理科学, 2013, 36(1): 98-102. |
[14] |
王振宏 李娜. 积极情绪加速心血管反应恢复的自主神经活动机制[J]. 心理科学, 2012, 35(5): 1047-1053. |
[15] |
吕晓俊. 愉快的人更易体验公正?——员工的情绪特质对组织公正感的影响研究[J]. 心理科学, 2012, 35(5): 1207-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