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郎敏, 叶子青, 叶一舵. 在线性客体化经历与女大学生身体羞耻感: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科学, 2024, 47(5): 1145-1152. |
[2] |
刘旭, 刘宇潇, 陈倩, 曹敏, 彭霁, 周宗奎. 儿童友谊质量与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的双向关系:一项纵向研究*[J]. 心理科学, 2024, 47(4): 819-828. |
[3] |
李斌, 朱钦, 张凯迪, 严仁昊, 冯凯. 删繁就简:自愿简约及其前因、后果和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 2024, 47(4): 918-925. |
[4] |
周莉, 王宏霞, 耿靖宇, 雷雳. 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抑郁的关系:心理资本和同伴支持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4): 981-989. |
[5] |
王丹妮, 侯志瑾, 张蕊, 朱佳佳, 贾音, 郭小鸾. 环境限制中的生涯发展:工作心理理论模型的检验和拓展[J]. 心理科学, 2024, 47(4): 990-997. |
[6] |
高峰强, 韩婷, 桑墨涵, 展艳茹, 韩磊. 疫情感知严重性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一个有联合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科学, 2024, 47(4): 998-1007. |
[7] |
金童林, 乌云特娜, 张璐, 刘振会, 李鑫, 姜永志. 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心理痛苦和乐观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4): 1008-1015. |
[8] |
金童林, 乌云特娜, 张璐, 雷泽宇, 贾彦茹. 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类别转变:一项潜在转变分析*[J]. 心理科学, 2024, 47(3): 614-621. |
[9] |
史珈铭, 刘晓婷. 代际支持与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与城乡因素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3): 695-702. |
[10] |
廖友国, 张本钰. 成年中期抑郁情绪的变化轨迹:基于增长混合模型*[J]. 心理科学, 2024, 47(2): 300-307. |
[11] |
贾倩楠, 黄垣成, 马婧, 李彩娜.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纵向关联:悲伤与愤怒反刍的中介*[J]. 心理科学, 2024, 47(1): 70-79. |
[12] |
冯志昕, 史珈铭, 蒋潮鑫, 德吉卓玛.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社会网络的中介作用与城乡因素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1): 161-169. |
[13] |
俞懿, 黎光明. 老年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抑郁的随机截距交叉滞后分析 *[J]. 心理科学, 2023, 46(6): 1399-1407. |
[14] |
周迎楠, 王俊秀. 使用社交媒体发布动态的频率对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J]. 心理科学, 2023, 46(6): 1454-1461. |
[15] |
鞠佳雯, 周欣然, 梁丽婵, 边玉芳. 父母参与的一致性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基于多项式回归的响应面分析*[J]. 心理科学, 2023, 46(6): 1478-1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