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小保, 吕厚超.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3): 562-569. |
[2] |
黄莲琼, 罗曦, 侯玉波.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自尊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2): 458-466. |
[3] |
孟可强, 李凤兰, 王丽, 陈敏.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农村成年居民心理健康: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的作用 *[J]. 心理科学, 2023, 46(5): 1148-1155. |
[4] |
王浩 俞国良. 恋爱中大学生依恋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恋爱关系质量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22, 45(5): 1092-1098. |
[5] |
苗瑞凯 王俊秀. 通勤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美好生活的视角[J]. 心理科学, 2021, 44(3): 713-719. |
[6] |
籍元婕 王真真 杨璇 丁嵬 葛庆波. 事故后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研究[J]. 心理科学, 2016, 39(6): 1514-1518. |
[7] |
谢义忠 何俊萍.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求职认知评价、就业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的追踪研究[J]. 心理科学, 2015, 38(6): 1432-1437. |
[8] |
海曼 熊俊梅 龚少英 秦屹 高苗苗.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指标的再探讨及稳定性研究[J]. 心理科学, 2015, 38(6): 1404-1410. |
[9] |
李丹 徐鑫锫 刘俊升 吴苹. 孕期生活事件与妊娠压力: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和丈夫支持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13, 36(4): 876-883. |
[10] |
石国兴 王紫微. 心理和谐概念辨析[J]. 心理科学, 2013, 36(1): 235-239. |
[11] |
刘甜芳 杨莉萍. 心理预防概念的更新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J]. 心理科学, 2012, 35(6): 1513-1518. |
[12] |
董妍 王琦 邢采. 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的进展[J]. 心理科学, 2012, 35(2): 487-493. |
[13] |
孟维杰 马甜语. 诠释与转换:积极心理健康及其当代理解[J]. 心理科学, 2012, 35(1): 243-247. |
[14] |
崔光辉. 论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特征[J]. 心理科学, 2011, 34(6): 1524-1528. |
[15] |
吴捷 程诚. 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满足状况、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 2011, 34(5): 1130-1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