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Vol. 43 ›› Issue (6): 1477-1482.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Revised:
Online:
Published:
Contact:
李灵1,张亚2,3,侯晓旭2,3,李雨桐2,隋雪4
通讯作者:
基金资助:
摘要: 社交媒体上传播着大量的性化图片,性化能够导致客体化,但性化的哪些因素导致客体化及其神经机制尚不明确。综述以往研究发现,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对人的加工与对客体的加工是有区别的,对人的加工倾向于构型性加工,对客体的加工则倾向于分析性加工。当被加工的人体图像具有性暗示性姿势时,便会导致加工者采用分析性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即出现认知客体化。而被加工的人体图像的高皮肤与衣服比率没有导致认知客体化。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身体姿势与裸体程度的作用机制问题;(2)认知客体化的其它影响因素;(3)认知客体化与心理归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认知客体化 皮肤与衣服比率 姿势暗示性 N170反转效应
李灵 张亚 侯晓旭 李雨桐 隋雪. 认知客体化及其神经机制[J]. , 2020, 43(6): 1477-1482.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jps.ecnu.edu.cn/EN/
https://jps.ecnu.edu.cn/EN/Y2020/V43/I6/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