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汉玉, 彭明, 陈天龙. 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的关系:独立型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24, 47(3): 688-694. |
[2] |
许文涛, 张凯丽, 汪凤炎. “亲亲相隐”中道德认知的视角差异*[J]. 心理科学, 2024, 47(2): 375-383. |
[3] |
冯晓慧, 张航, 张积家. 泼水净化不道德感?——清洁方式影响傣族群体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偏好 *[J]. 心理科学, 2023, 46(6): 1320-1328. |
[4] |
吴明证, 严梦瑶, 林铭, 熊天航, 李阳, 孙晓玲. 人际差序关系对智能机器道德决策期望的影响 *[J]. 心理科学, 2023, 46(5): 1204-1211. |
[5] |
谢如月 金磊 郝海平 杜刚 李小保 吕厚超. 情绪的时间不对称性及其与道德判断和价值评估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23, 46(3): 530-537. |
[6] |
李阳 崔鹏 吴明证. 道德决策快的智能机器让人更信任:能力感知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22, 45(6): 1436-1442. |
[7] |
李占星 倪晓莉 朱莉琪 李婧. 意图信息在物权判断和道德判断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22, 45(1): 105-110. |
[8] |
隋雪 杨博 孙富 李雨桐. 道德判断过程中的情理相争或情理相融 --来自行为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J]. 心理科学, 2021, 44(2): 324-329. |
[9] |
刘媛媛 丁一 彭凯平 胡传鹏. 多项式加工树模型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J]. , 2019, 42(2): 422-429. |
[10] |
汝涛涛 范若琳 陈庆伟 李静华 莫雷 周国富. 女性面孔吸引力的加工及其对男性诚实道德行为的影响:一项ERP研究[J]. 心理科学, 2017, 40(6): 1428-1434. |
[11] |
李占星 朱莉琪. 不同情境中情绪预期对青少年道德决策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5, 38(6): 1377-1383. |
[12] |
李伟强 郭本禹 郑剑锋 王伟伟. 学校道德氛围知觉对道德发展影响的教育干预实验[J]. 心理科学, 2013, 36(2): 390-394. |
[13] |
李晓明 傅小兰 王新超. 移情在道德强度对企业道德决策影响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12, 35(6): 1429-1434. |
[14] |
杨继平 王兴超. 道德推脱对员工道德决策的影响:德行领导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 2012, 35(3): 706-710. |
[15] |
王挺 肖三蓉 徐光兴. 人格特质、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1, 34(3): 664-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