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心理学家走进运动队暨《心理科学》编委会会议于南京体育学院顺利开展,本次会议由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和《心理科学》编委会主办,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协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心理科学》编委、南京体育学院领导与11支江苏省运动队的教练员、领队和运动员20余人出席交流会。
会议在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年长江学者陈爱国教授的讲话中拉开帷幕。陈校长详细介绍了南京体育学院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学院不仅承担着培养体育人才的任务,同时也是江苏省竞技体育的主力军,为国家和省内输送了大量优秀运动员。
陈校长特别提到了南京体育学院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学院设有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致力于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特殊人群(如肥胖儿童和孤独症儿童)以及竞技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脑功能开发。他表示,南京体育学院希望通过与各位专家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水平,为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竞技表现提供科学支持。
《心理科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林在发言中强调了心理学在国家重大发展领域与全民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倡议心理学家多参与运动与脑、竞技心理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并建议建立短期赛前焦虑干预与长期驻队心理支持相结合的机制,推动“心理学家走进运动队”活动常态化,并为优秀运动员建立个性化的心理服务体系。
本次编委会会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民心理需求等方面,围绕期刊发展,各位编委成员依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主要围绕信息发布、激励机制、媒体合作、专栏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心理科学》在追求高质量办刊过程中,可通过专题研究、国际合作、学术引领等方式,进一步吸引国际投稿和合作,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期刊应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通过专栏和政策建议,回应社会需求,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编辑部从平台升级、优化审稿流程等方面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与具体操作意见。从2023年开始,稿件从录用到刊发的整个流程已控制在2个月以内,退稿率明显下降(2024年上半年为70%)。今后《心理科学》将开通预发布机制,以帮助录取的文稿尽快刊出。
下午,进行了“冠军面对面,心理学家走进优秀运动队”交流活动,以对话的方式进一步探讨了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
奥运冠军黄旭、世界冠军张阔等运动员结合自身夺冠经历,分享了新媒体时代下,赛前情绪、伤病应对、技术难度挑战等方面的心理感受与认知。徐洁等教练员代表就运动员高强度训练逃避症、大赛中手脚发凉出汗、注意力不集中、伤病阴影等具体心理表现提出咨询。心理学家们从心理评估、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管理技巧、沟通策略、模拟场景训练等方面做了现场解答。
最后,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专家们和运动员、教练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大家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获得了新的启发和思路,期待未来能够在心理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