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实验与工效
    眼动追踪在价值导向元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岳阳 姜英杰 马林 王志伟 于洋
    2018, 41(4): 816-821. 
    摘要 ( 515 )   PDF(294KB) ( 799 )  
    价值导向元记忆关注人们在面对不同重要性信息时,通过元记忆监测和调节,有选择地优先加工高价值信息,以实现记忆效率最大化的目的。价值导向元记忆包括价值导向元记忆监测和控制,眼动追踪技术以其无干扰性、生态效度高等优势可以时时追踪这一监控过程。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已采用的眼动指标集中在项目选择、学习时间分配、学习进程等方面。未来在项目选择、学习效率和策略比较等研究中可以探索眼动追踪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情绪反馈对注意捕获影响的实验研究
    厉飞飞 吕勇 房佳琪
    2018, 41(4): 789-795. 
    摘要 ( 822 )   PDF(923KB) ( 1375 )  
    目的:研究采用“学习-测试”范式,通过3个实验探讨积极社会情绪反馈对注意捕获的影响。方法:实验1,在学习阶段做出反应后,分别给予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反馈,探讨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捕获注意的情况;实验2,学习阶段做出反应后,没有任何情绪反馈;实验3,改变学习阶段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反馈图片出现的频率,探讨图片出现频率对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1)与中性情绪相比,积极情绪捕获了较多注意(实验1);(2)无情绪反馈时,经过多次练习的刺激作为干扰刺激也捕获到了注意(实验2);(3)积极情绪影响刺激注意优先性的过程还受到积极情绪图片出现频率的影响(实验3)。结论:积极情绪捕获注意的机制中,也有自上而下目标驱动的机制在起作用;情绪图片出现的频率也会影响社社会情绪对注意的捕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颜色和形状工作记忆对非空间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
    石芮 刘岩 张奇
    2018, 41(4): 809-815. 
    摘要 ( 609 )   PDF(595KB) ( 967 )  
    为进一步考察非空间返回抑制效应是否受工作记忆内容的影响,分别采用颜色和形状工作记忆内容,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工作记忆对非空间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颜色和形状工作记忆条件下,均产生了颜色或形状返回抑制效应,并且颜色或形状返回抑制效应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颜色和形状工作记忆内容只增加了判断靶刺激的反应时。研究结论对进一步认识工作记忆内容与非空间返回抑制效应之间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句法启动的产生机制
    孙颖 葛明贵
    2018, 41(4): 822-827. 
    摘要 ( 436 )   PDF(305KB) ( 843 )  
    句法启动是指个体在产生和理解句子时,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法结构。本文梳理了句法启动研究在句法启动的实质(语义的还是句法的)、驱动机制(是词汇驱动的还是词汇独立的)、以及时间进程(激活、内隐学习还是双机制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发现以下结论:语义对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起着重要作用,但对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作用不明显;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不依赖于词汇重叠,而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大部分是词汇驱动的;激活说能解释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内隐学习说能够解释相对持久的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现象,双机制理论则可以揭示语言理解中相对持久的句法启动现象。同时指出,以汉语为材料以及通过优化研究设计、丰富研究方法手段等可以深化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距离规则的内隐学习使用了何种记忆存储器:来自神经网络模拟的证据
    李菲菲 刘宝根
    2018, 41(4): 796-802. 
    摘要 ( 409 )   PDF(811KB) ( 646 )  
    关于远距离规则的知识是如何被内隐学习的,研究尚未得出结论。该研究通过采用和人类被试相同的实验材料和程序,考察了简单循环网络模型(SRN)对两种汉语声调远距离规则——倒映和逆行规则的内隐学习。结果发现:1.在广泛的参数范围上,SRN能够学会倒映和逆行规则,表明模型的记忆缓冲器可以模拟人类远距离规则的内隐学习;2.SRN对倒映规则的学习比对逆行规则的学习更好,表明在功能上远距离规则的内隐学习可能优先使用了先进先出的记忆存储器及信息加工模式。该研究为探究远距离规则内隐学习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回应Eitam,Schul和Hassin(2009)中的两点疑问
    郭成 杨海波 郑纯丽 吴翠萍 陈小艺
    2018, 41(4): 803-808. 
    摘要 ( 424 )   PDF(515KB) ( 690 )  
    从语法规则复杂性(复杂语法vs.简单语法)的角度考察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必要性,并且比较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成绩差异来检验被选择忽视的语法规则是否能被习得却未能在测验阶段体现出来。结果表明纵使降低被选择注意的语法的复杂性,被忽视的语法也未被成功习得,只有被选择注意的语法才能被习得;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即非法序列b所遵循的被忽略的语法未能在分类判断中起作用。选择性注意是语法规则被习得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义联系对关联再认神经机制的调节
    聂爱情 吴苑颖 李旻烨
    2018, 41(4): 776-781. 
    摘要 ( 598 )   PDF(949KB) ( 770 )  
    已有研究显示,关联再认可记录到分别反映双重加工模型的两阶段(即熟悉和回忆)的ERP成分(即FN400和LPC成分),且具有高语义联系配对的关联再认可通过整合在基于熟悉加工的基础上完成。然而,不同语义联系对关联再认神经机制的影响及单个项目的熟悉和回忆加工的调节作用尚未揭示。为此,本研究比较了主题相关和类别相关图形关联再认的波形波幅异同,并分析了单个项目的熟悉和回忆加工对配对识别的影响。结果显示,主题相关和类别相关条件的旧配对、重组配对和“旧+新”配对均记录到反映熟悉加工的FN400成分,主题相关条件的旧配对、重组配对和“旧+新”配对均记录到反映回忆加工的LPC成分,类别相关条件的旧配对记录到LPC成分。表明关联再认的神经机制受语义联系所调节,单个项目的熟悉程度可影响配对识别时的神经机制,上述结论支持双重加工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遮挡范式下运动速度和方向对碰撞时间估计绩效指标的影响
    田雨 王笃明 江京 王琦君 王春慧
    2018, 41(4): 782-788. 
    摘要 ( 521 )   PDF(806KB) ( 1036 )  
    为探索运动速度和方向对碰撞时间(TTC)估计的影响,采用3运动速度×4运动方向的双因素设计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对慢速条件下,受试者TTC估计的准确性显著差于相对中速和相对快速条件;仅在相对慢速条件下受试者对竖直方向的TTC估计准确度显著差于水平方向、低估TTC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估TTC的比例。结果表明,运动速度对TTC估计绩效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强,运动方向对其影响相对较弱;两个因素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
    蔡丹 王凤娟 赵佳林
    2018, 41(4): 856-861. 
    摘要 ( 859 )   PDF(711KB) ( 1393 )  
    为考察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与内在作用机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选取369名青少年(高中生260名,大学生109名),分别在学生入学一月及一年后两次跟踪测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以及包括青少年对自我言语能力、数学能力、学校一般情况、体能、外貌、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实可信赖度、情绪稳定性和一般自我概念等因子的自我评价概念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一年后显著增强(F(1, 366) = 16.35, p < .01, ηp2 = .04)。心理弹性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交叉滞后分析表明,自我概念总分及青少年对自身外貌、体能、与同性关系、与异性关系的评价等四个因子能够分别预测一年后的心理弹性。研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及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对抑郁的影响: 感恩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
    宋友志 田媛 周宗奎 连帅磊 牛更枫
    2018, 41(4): 828-834. 
    摘要 ( 791 )   PDF(609KB) ( 1260 )  
    摘 要 为探讨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感恩和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BJW)、感恩问卷(GQ-6)、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049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和自尊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均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通过感恩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且该中介效应包含了三条中介路径——感恩的简单中介效应,自尊的简单中介效应,以及感恩→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对抑郁产生影响的内部心理机制,为引导青少年更好地利用公正世界信念提升感恩和自尊的水平以及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轨迹: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侯桂云 黎光明 谢晋艳 杨栋
    2018, 41(4): 835-841. 
    摘要 ( 670 )   PDF(947KB) ( 887 )  
    摘 要 本研究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4次数据(2002,2005,2008,2011),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老年人认知功能在4次测查中呈非线性的下降趋势。(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的个体其认知功能也较低;老年人读书年限越高,其认知功能水平越高;女性的认知功能水平低于男性;不饮酒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低于饮酒的老年人。(3)读书年限与饮酒会正向预测模型的斜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亲负性情绪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家庭嘈杂度的调节作用
    邢晓沛 李苗苗 阴桐桐
    2018, 41(4): 842-848. 
    摘要 ( 533 )   PDF(602KB) ( 1119 )  
    摘 要 对251名学前儿童及母亲进行一年的追踪来考察母亲负性情绪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及这一关系是否受到家庭嘈杂度的影响。结果: (1) T1儿童外化问题能正向预测T2母亲负性情绪,而T1母亲负性情绪对T2儿童外化问题的预测不显著;(2)与低嘈杂家庭相比,高嘈杂家庭中儿童外化问题对母亲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更强,且儿童外化问题也更为稳定。结论:母亲负性情绪与儿童外化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儿童效应,且这一效应受到家庭环境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闫国利 李赛男 王亚丽 刘敏 王丽红
    2018, 41(4): 849-855. 
    摘要 ( 603 )   PDF(609KB) ( 1077 )  
    小学生阅读知觉广度是阅读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研究以Eyelink 1000 plus眼动仪为工具,采用2(年龄)×5(窗口)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的知觉广度。结果显示,二年级学生的知觉广度为右侧1-2个汉字。二年级小学生快慢读者在眼动指标上存在差异,但未发现在知觉广度上存在差异。阅读能力测验与眼动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此外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预测学业成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睡眠问题的交叉滞后分析
    鲍振宙 胡高喜 江艳平 朱键军 张卫 孙昊
    2018, 41(4): 862-868. 
    摘要 ( 488 )   PDF(671KB) ( 1187 )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睡眠问题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越轨同伴交往问卷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广东省某地区887名青少年(43.90%男生; M = 15.55)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结果发现:(1)学年初始的睡眠问题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学年末的越轨同伴交往(b2 = 0.12, SE = .05, p < .05),即青少年在学年初始睡眠问题越多,学年末则表现出更多的越轨同伴交往;(2)研究并未发现学年初始的青少年越轨同伴交往可以显著预测其学年末的睡眠问题(b1 = –0.07, SE = .06, p > .05)。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睡眠问题对青少年越轨同伴交往的单向预测作用,即睡眠问题可能是增加青少年越轨同伴交往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高满意带来高绩效,还是高绩效导致高满意? 一项持续4年的领导-下属配对研究
    傅飞强 邢璐 王震
    2018, 41(4): 897-903. 
    摘要 ( 565 )   PDF(745KB) ( 703 )  
    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是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最受尊敬也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本研究以某集团公司总部职能部门的409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测量了工作满意度(自我报告)和工作绩效(上级评定),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交叉滞后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且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要强于工作绩效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另外,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具有跨时间稳定性,而工作绩效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随时间变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飞行员风险知觉:概念、测量及研究理论取向
    秦奎元 李文强 陈宏玉 李瑛
    2018, 41(4): 936-941. 
    摘要 ( 764 )   PDF(609KB) ( 771 )  
    风险知觉是飞行员进行正确风险管理的核心,对保证航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不同研究者对飞行员风险知觉的概念进行综述,又与传统的知觉和危险知觉进行了区分。其次,文章简明地介绍了飞行员风险知觉的测量方法,包括外显的主观评价法、飞行模拟器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内容与其优缺点。最后,本文分别从认知理论取向和组织文化理论取向两个方面来探讨飞行员风险知觉的研究,并针对两种理论取向,提出相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辱虐管理对建言影响的曲线效应:价值观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朱金强 李海
    2018, 41(4): 942-948. 
    摘要 ( 571 )   PDF(757KB) ( 957 )  
    现有研究主要探究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影响的直线效应,而对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研究不足。基于激活理论,实证检验了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倒U型的影响,即上级主管辱虐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员工建言行为,只有适度的辱虐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员工建言,性别调节了上述关系。这一研究发现表明适度的辱虐管理能够给组织带来积极效果,深化了人们对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关系的认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对压力应对行为倾向的影响:认知评估的中介作用
    刘凡 郑鸽 赵玉芳
    2018, 41(4): 890-896. 
    摘要 ( 637 )   PDF(525KB) ( 810 )  
    摘 要 采用实验法探讨权力对压力应对行为的影响以及认知评估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实验一通过回忆法操纵权力,测量被试在压力情境下的认知评估和行为倾向。结果发现,权力水平影响压力下的生理反应,高权力者产生挑战,低权力者产生威胁;认知评估在权力和压力应对行为倾向间起中介作用。实验二进一步探究了权力对压力应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评估中介权力和压力应对行为倾向,且不同权力水平者的压力应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欲之蔽:物质主义对亲环境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古典 王鲁晓 蒋奖 孙颖 张玥
    2018, 41(4): 949-955. 
    摘要 ( 596 )   PDF(860KB) ( 988 )  
    纵观现有研究,物质主义较稳定地负向预测个体的亲环境态度、公领域亲环境行为以及私领域亲环境行为中的资源回收和节约行为。至于私领域亲环境行为中的绿色消费,研究结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不一致。基于环状价值观模型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物质主义可以同时影响亲环境态度及行为,也能通过亲环境态度影响行为。未来研究应当增加对物质主义与亲环境态度、行为间因果关系、内在机制的探讨,以及提升现有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认同领导到认同组织:对认同转化边界条件的探讨
    王震 林钰莹 彭坚
    2018, 41(4): 883-889. 
    摘要 ( 485 )   PDF(674KB) ( 626 )  
    以往研究指出员工会对不同主体产生多重认同,且这些认同之间具有转化性,突出表现为对“领导者”的个体性认同会转化到对“组织”的群体性认同。本文考察了这一转化过程的边界条件,指出员工对领导者的认同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对组织的认同,取决于领导者与组织的关系。基于对266 名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当领导者与组织价值观相匹配,或领导者被员工视为组织的化身时,员工对领导者的认同更有可能转化为对组织的认同;进一步地,领导者-组织价值观匹配对认同转化过程的调节是通过领导者组织化身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钱包”让人花钱更多?——手机支付的心理账户效应
    张美萱 吴瑞林 张涵 田奕真 杨鹿野 姚唐
    2018, 41(4): 904-909. 
    摘要 ( 1180 )   PDF(490KB) ( 1783 )  
    为探究手机支付使用者消费增加的现象及其心理账户效应,使用计算机程序对114名被试进行了三项模拟购物实验。实验发现:(1)手机支付组被试的商品消费次数和金额都显著高于现金支付组被试,且这种差异体现在功能型商品的消费上。(2)手机支付时被试不会倾向于对大金额的消费进行控制,对大钱和小钱的花费不存在显著差异。(3)手机支付时收到红包的被试消费次数和金额显著高于账户常规收入的被试,且更多用于享乐型消费。总的来看,手机支付减弱了对大额金钱和意外收入的消费控制,非现金支付让消费者花钱更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 基于公平理论的视角
    熊静 叶茂林 陈宇帅
    2018, 41(4): 929-935. 
    摘要 ( 766 )   PDF(773KB) ( 955 )  
    个性化契约作为组织中一种非标准化的工作安排,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其对契约获得者的积极效应,相对忽视了对未获得者的消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公平理论,探讨了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结果发现:同事个性化契约会引发员工的工作退缩行为,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员工与组织间较高的社会交换关系会削弱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谣言传播的情境、内容、传播者与受众特征及相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彭晓哲 崔芳 焦璨 李红
    2018, 41(4): 916-921. 
    摘要 ( 830 )   PDF(325KB) ( 1464 )  
    什么样的谣言更容易获取信任、得到传播?面对谣言,为何有人理性批判,有人则毫不犹豫地点“赞”、转发?这是大众和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情境、内容特征、传播者与受众特征这三个维度论述了影响谣言传播的因素。从情境特征来看,谣言在模糊且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中更易传播,封闭的舆论场也助长了谣言传播;从内容特征来看,包含适当情绪内容、针对特定对象的谣言更易得到传播;从传播者与受众特征来看,一方面,可靠消息源会增强人们的传播意愿;另一方面,受众的认知局限、人格特质、动机、价值观等,均可能造成认知偏差或歪曲,助长谣言传播。以往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今后需要更多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从行为和神经层面深入探讨谣言传播的机制。最后,社交媒体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传播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为谣言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
    周云 刘建平 王鑫强 许秀芬
    2018, 41(4): 910-915. 
    摘要 ( 417 )   PDF(639KB) ( 740 )  
    为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对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728名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地方政府有意性判断和公众地方政府可控归因中介了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与公众地方政府责任判断之间的关系。(2)政策执行偏差严重程度还通过公众地方政府有意性判断→公众地方政府可控归因的中介链作用于公众地方政府道德责任判断。并对研究的实践启示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一项整合的研究
    高承海 万明钢
    2018, 41(4): 922-928. 
    摘要 ( 588 )   PDF(557KB) ( 1078 )  
    以32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民族接触(与汉族)、交往态度、民族认同、民族本质论、民族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等变量,以整合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接触通过降低群际焦虑和民族认同、减弱消极刻板印象和民族本质论而间接促进了民族交往,民族认同在民族接触和民族本质论之间、消极刻板印象在民族接触和群际焦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这项整合的研究理论上丰富了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研究,发现了新的中介变量,对促进民族交往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理判断中偏差反应的加工机制:冲突探查失败,还是抑制失败?
    艾炎 胡竹菁
    2018, 41(4): 869-875. 
    摘要 ( )   PDF(783KB) ( )  
    通过控制自变量一致性(冲突、非冲突)与问题类型(基础比率问题、合取问题),对推理判断中偏差反应的加工机制:冲突探查失败,还是抑制失败,进行验证。反应时、反应自信度的结果支持抑制失败说,被试对冲突的探查是成功的,偏差反应的产生是没能抑制占主导的直觉。而冲突探查大小(Conflict detection size)的结果表明冲突探查存在个体差异,有些被试对两种加工间的冲突探查过程完美无暇(Flawless detection),有些被试的冲突探查过程松散马虎(Lax detection),而且受到问题类型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连帅磊 姚良爽 孙晓军 周宗奎
    2018, 41(4): 876-882. 
    摘要 ( )   PDF(680KB) ( )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冗思、核心自我评价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冗思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67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冗思和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冗思、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冗思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对初中生抑郁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三种间接效应对抑郁产生影响,即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冗思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愤怒影响集群行为意向的阶层差异
    李凯 徐艳 杨沈龙 郭永玉
    2018, 41(4): 956-961. 
    摘要 ( )   PDF(4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四种新的基于属性平衡的CD-CAT选题策略开发研究
    刘舒畅 涂冬波 蔡艳 赵洋
    2018, 41(4): 976-981. 
    摘要 ( )   PDF(946KB) ( )  
    基于属性平衡的CD-CAT选题策略能够保证每个认知属性被相当数量的题目测量,从而提高被试属性判准率,传统的基于属性平衡的选题策略包括MMGDI法和MGCDI法。本文针对传统的基于属性测量次数平衡选题策略进行改进,提出4种新的基于属性平衡的选题策略:RMGDI、RMCDI、SE-RMGDI、SE-RMCDI,前两种为基于属性测量次数平衡,后两种为基于属性测量精度平衡的选题策略。模拟研究表明:(1)定长CD-CAT条件下,短测验中,MMGDI表现最好,而长测验中,SE-RMGDI和SE-RMCDI的表现优于传统的属性平衡选题策略。(2)不定长CD-CAT条件下,RMGDI在判准率指标上表现优于传统的属性平衡选题策略,4种新的属性平衡策略在测量效率和综合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传统的选题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可达阵的一种Q矩阵标定方法
    汪文义 宋丽红 丁树良
    2018, 41(4): 968-975. 
    摘要 ( )   PDF(1323KB) ( )  
    Q矩阵标定是实施认知诊断评估的前提,已有Q矩阵修正方法并不太适合测验中已知属性向量的题目数较少的情形。根据拓展Q矩阵理论中可达阵R列与简化Q阵列存在布尔“或”关系,在一定认知假设下,率先提出可达阵R与简化Q阵的潜在反应列存在布尔“与”关系,并由此提出基于可达阵的Q矩阵标定方法。研究显示:在已知一个可达阵下,当可达阵项目的猜测或失误参数在.20以下且待标定项目的项目参数约在.30以下时,新方法所得Q矩阵元素返真率基本在.90以上,并且真实Q矩阵与估计Q矩阵下被试分类准确率差异很小;对于含5个属性的独立结构,新方法要求的随机样本的样本量较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模拟研究的结论。新方法只需专家标定少量题目的Q矩阵,即已经标定的Q矩阵对应属性层级结构的可达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诊断中多分属性与二分属性的对比研究
    昌维 詹沛达 王立君
    2018, 41(4): 982-988. 
    摘要 ( )   PDF(2940KB) ( )  
    摘 要:Karelitz(2004)和詹沛达等(2016)认为1个多分属性内部(Lk+1)个水平的关系相当于Lk个部分满足线型层级关系的二分属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多分属性模型和二分属性模型的判准率,从而验证多分属性和二分属性间是否存在以上关系。结果表明:当属性个数较少时,两个模型的模式判准率相当,随着属性个数增加,多分属性模型的模式判准率高于二分属性模型的模式判准率。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多分属性和二分属性之间确实存在以上关系,但两者并非完全等价,二者间的差异随着属性个数增加更加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语言水平测验的认知诊断改造和深度分析: 以广州市英语学业考试为例
    林燕婷 陈慧麟 陈劲松
    2018, 41(4): 989-995. 
    摘要 ( )   PDF(1183KB) ( )  
    本研究探索在通用认知诊断模型和相关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语言水平测验进行诊断改造和分析,分三步进行探索:1)探索对语言水平测试不同的属性和Q矩阵构建途径;2)探索对语言水平测试基于通用模型的建模和效度验证;3)探索对语言水平测试建模后续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属性分布和总分分布划分的学生水平一致性较高;学生对属性掌握存在性别差异且属性间的难易层级不同;属性模式分布进一步验证了语言属性间关联程度较高以及通用认知诊断模型和相关检验方法对语言测验的适用性。三步式的建模分析可作为对语言水平测验进行认知诊断改造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类多层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比较
    方杰 温忠粦
    2018, 41(4): 962-967. 
    摘要 ( )   PDF(875KB) ( )  
    比较了贝叶斯法、Monte Carlo法和参数Bootstrap法在2-1-1多层中介分析中的表现。结果发现:1)有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法的中介效应点估计和区间估计都最准确;2)无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法、Monte Carlo法、偏差校正和未校正的参数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点估计和区间估计表现相当,但Monte Carlo法在第Ⅰ类错误率和区间宽度指标上表现略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在统计检验力上表现略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在第Ⅰ类错误率上表现最差;结果表明,当有先验信息时,推荐使用贝叶斯法;当先验信息不可得时,推荐使用Monte Carlo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注意偏向训练对广泛性焦虑障碍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
    郝爽 李萍 王晓龙 崔广伟 何蔚祺
    2018, 41(4): 1003-1009. 
    摘要 ( )   PDF(845KB) ( )  
    采用改良的点探测任务,探讨了注意偏向训练能否改变GAD患者的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并缓解其焦虑状态,及注意偏向训练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训练组被试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训练后训练组的负性注意解除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被试的负性注意警觉在前后测均未有显著变化;注意偏向训练引起了GAD患者积极情绪的变化,缓解了状态焦虑。这证明了注意偏向训练对改变GAD患者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及缓解其焦虑状态的有效性,并揭示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提升其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能力来实现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相关线索干扰海洛因戒断者的刷新能力
    杨玲 曹华 马雪 王斌强 何圆圆 苏红婷
    2018, 41(4): 996-1002. 
    摘要 ( )   PDF(759KB) ( )  
    研究采用n-back任务,检验药物相关线索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的影响,旨在探究海洛因戒断者由于长期药物使用造成的认知损伤和药物相关线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无论在1-back任务中还是在2-back任务中,相对于正常人,海洛因戒断者反应时长更长。(2)相对于中性线索条件,海洛因戒断者在药物相关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更长;(3)相对于2-back任务,正常人与海洛因戒断者在1-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这可能表明长期的药物使用会使海洛因成瘾戒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受损,而药物相关线索会进一步干扰这种认知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基于佛家五蕴学说的心智主体五层次模型
    孙春晖 冯成志
    2018, 41(4): 1010-1016. 
    摘要 ( )   PDF(1349KB) ( )  
    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对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潜在而强烈的需求。佛教被认为是系统的东方心理学体系,其中五蕴体系是其核心框架,对于人工智能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揭示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细节,本研究提出一个辅助性的五层次心智主体模型,据此对五蕴进行逐一分析,最终得出一份心智主体的功能清单,最终说明:五蕴体系不仅能描述人类心智结构,同时也能为人工智能的构建提供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理论及其模型
    雷明 陈明慧 赵维燕 赵光
    2018, 41(4): 1017-1023. 
    摘要 ( )   PDF(470KB) ( )  
    推理是人类高级认知过程的一种,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一般将其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个方面。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与之相对的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心理推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一种是单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本质上是同一个认知过程,以单过程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推理模型称为单维模型;另一种是双过程理论,认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并不同程度地受到启发和分析过程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多关注推理的时间进程,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各自理论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专题
    中国特色心理学问题的思考
    马皑 宋业臻
    2018, 41(4): 770-775. 
    摘要 ( )   PDF(331KB) ( )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应当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别于欧美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对从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具体社会问题进行解决,以此建立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应当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现实、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具有现实关怀、解决社会发展中具体困难的学术问题;应当具有更深层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怀,从心理学的角度回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形成的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巨大变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特色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均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