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战后的“冷”思考
    王登峰
    2020, 43(3): 514-518. 
    摘要 ( )   PDF(215KB) ( )  
    2020年新春伊始发生的新型冠病毒肺炎疫情全面冲击了公众的生活,疫情防控中心理疏导工作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在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心理专业力量,面向社会提供免费心理援助服务。在教育部思政司、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相关机构的支持下,来自全国1200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的4000多名专业人员踊跃报名,以热情投入平台心理援助工作。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搭建了满足心理援助需求的智能化云平台,具备分布式、多通道、大容量功能特点,支持热线电话、文本、语音三种接入方式,支持高频并发访问。平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于全国一线医护人员、病患和家属、安保人员、学生群体等重点人群和普通公众,以及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平台工作化解了大量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危机,向国内公众和海外游子传递了来自祖国的关切和支持,发挥了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引导作用,服务满意率达到92%。平台以快速高效、专业规范的工作成为“心理战疫”的中坚阵地,向众多求助者传递了爱心和力量,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与肯定。平台成立了专家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以专业管理支撑服务。为提升服务能力,做出更大贡献,平台于2020年4月12日召开(线上)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对心理援助平台和相关学科发展给予专业指导,研讨心理援助的战略规划、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对心理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提出咨询建议。本文是作者在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稿。对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心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全面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实验与工效
    威胁相关面孔表情对眼睛注视方向知觉的影响
    雷雪洁 徐寒臣 胡中华
    2020, 43(3): 549-556. 
    摘要 ( )   PDF(840KB) ( )  
    以往研究发现眼睛注视方向知觉受面孔表情的影响,愤怒面孔相较于恐惧面孔更倾向被判断为看着观察者。虽然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但目前尚不清楚愤怒和恐惧表情在注视方向知觉中的这种差异影响到底来自于面孔的结构信息还是物理特征信息。本研究采用注视方向辨别任务,计算直视知觉范围(The Cone of Direct Gaze,CoDG)为因变量,分别以直立,倒置及模糊图片为实验材料,试图通过分离面孔结构信息和物理特征信息,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保留面孔全部信息的情况下(实验1)愤怒面孔的CoDG大于恐惧面孔;在破坏结构信息加工,只保留特征信息加工的情况下(实验2))愤怒和恐惧表情在直视知觉范围上的差异消失了;在削弱物理特征信息加工,保留结构信息加工的情况下(实验3)二者在CoDG上的差异又复现。本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威胁性面孔表情对眼睛注视知觉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二者在与情绪意义相关的结构信息加工上的不同,而二者非低级的物理信息上的差异,支持信号共享假说和情绪评价假说对威胁性面孔表情与注视方向整合加工解释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黎明模拟光照对晨起睡眠惰性的影响
    朱莹莹 罗雪 周国富
    2020, 43(3): 526-533. 
    摘要 ( )   PDF(1010KB) ( )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对清晨唤醒后睡眠惰性对个体主观情绪、警觉性和认知加工的影响,以及利用动态黎明模拟光照能否对睡眠惰性产生有效的对抗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被试的积极情绪、主观警觉性在刚唤醒时显著低于基线水平,之后随时间推移逐渐提升。(2)被试醒后立即进行测试的认知加工成绩最差,随后逐渐提高,且主要表现在加工速度的回升上。(3)黎明模拟光照对被试醒后在积极情绪、主观警觉性、持续性注意和抑制功能的缓解上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明睡眠惰性会对个体的主客观活动产生显著的负性影响,而使用黎明模拟光照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睡眠惰性带来的负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奖赏历史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调节:促进还是干扰?
    杨海波* 刘冰洁 李量
    2020, 43(3): 557-563. 
    摘要 ( )   PDF(665KB) ( )  
    奖赏能够影响注意控制,但是关于奖赏历史对注意控制的影响还处于争论之中。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点探测范式,操作了奖赏历史和奖赏额度,考察了奖赏历史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实验一结果发现,有奖赏-无奖赏条件下前后阶段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无奖赏-有奖赏条件下有奖赏阶段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无奖赏阶段。实验二操作了奖赏额度,结果与实验一一致。整个研究表明,奖赏历史促进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先前奖赏对随后自上而下注意控制产生持续促进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沾光”效应:道德评价对道德自我知觉及道德行为的影响
    杨颖 焦丽颖 许燕 高树青
    2020, 43(3): 519-525. 
    摘要 ( )   PDF(559KB) ( )  
    人们喜欢关注道德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往研究发现回忆自己(而非他人)的道德行为能影响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本研究关注参与道德评价是否会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2个研究共同发现:(1)存在道德“沾光”效应:评价支持他人的道德事件,或反对他人的不道德事件,能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2)道德评价通过提升道德自我知觉,进一步增加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隐觉察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特征
    刘希平 向往 唐卫海
    2020, 43(3): 578-585. 
    摘要 ( )   PDF(311KB) ( )  
    变化盲视是指在某些条件下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视觉场景中实质性的改变。最近研究表明,变化盲视发生时个体虽然不能有意识地报告变化,但却能无意识地对变化刺激进行加工和反应,也就是产生了内隐觉察。内隐觉察能够引导注意、影响反应速度。与觉察和无觉察相比,内隐觉察的眼动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与无变化试次相比,盲视试次可以观察到显著的脑电活动变化以及不同的脑区激活。内隐觉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如左侧前额叶在内隐觉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没有视觉干扰的范式应用到变化觉察的神经活动测量中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容忍性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不同认识兴趣的作用
    赵琪慧 李西营 陈英和 胡卫平 皮忠玲
    2020, 43(3): 542-548. 
    摘要 ( )   PDF(776KB) ( )  
    有理论认为,模糊容忍性有助于个体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但部分实证研究却呈现出不一致的结论。本文考察了不同认识兴趣在模糊容忍性与发散性思维关系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I型认识兴趣在模糊容忍性和独创性、灵活性、流畅性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模糊容忍性与独创性、灵活性的关系受到D型认识兴趣的调节,模糊容忍性与流畅性的关系不受D型认识兴趣的调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听故我在?自我声音识别机制的探索
    周爱保 胡砚冰 鲁小勇 申莎 关香丽 陈大亮 崔嘉溦
    2020, 43(3): 564-570. 
    摘要 ( )   PDF(434KB) ( )  
    自我声音是自我相关信息之一,同时也是个体识别身份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声音具有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传导方式和个体动机水平的差异都影响个体自我声音识别。在进行自我声音识别认知加工的过程中,会激活右半球额叶大部分脑区,并且在P3和N2成分上与在非我身份声音识别中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从声音刺激和个体动机两种角度来开展自我声音识别研究,并结合进化心理学与脑成像技术探索其神经机制,宜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音距:一个揭示朗读过程中词汇加工的核心指标
    赵黎明 闫国利
    2020, 43(3): 571-577. 
    摘要 ( )   PDF(663KB) ( )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而测量朗读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眼动指标就是眼音距。眼音距是指朗读过程中注视点和发音点之间的时间或空间距离,虽然这个概念早在1920年就提出来了,但直到近十年才受到较多关注,而对于其适用范围及心理学意义,认识尚不充分。本文从眼音距的概念提出和发展入手,分别分析了起始眼音距和结尾眼音距的计算方法和心理学意义,以及它们在快速命名和自然文本朗读任务中对阅读能力和认知控制的反映。未来研究可借助眼音距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探讨朗读过程中副中央凹预视加工的特点和认知控制,以及揭示特殊群体在语言加工缺陷上的发生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期惩罚调节认知控制权衡:来自行为和fNIRS的证据
    章鹏 张琪涵 李士一 宋璐 杨宇 白学军
    2020, 43(3): 534-541. 
    摘要 ( )   PDF(1075KB) ( )  
    为了探讨预期惩罚是如何影响认知控制权衡,本研究采用fNIRS技术考察被试在完成有惩罚和无惩罚AX-CPT任务时的行为表现和大脑激活模式。行为结果发现:与无惩罚的基线条件相比,惩罚条件下个体偏向主动性控制。脑成像结果发现:与无惩罚的基线条件相比,惩罚条件下大脑前额叶皮层在线索阶段处于负激活状态。这说明,惩罚条件下在线索阶段个体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因此,脑成像的结果也表明惩罚使被试更偏向主动性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的归属需要与友谊满意度的关系: 共情和自我表露的多重中介作用
    莫书亮 杨晴 沈芳 李静 吴琪
    2020, 43(3): 659-665. 
    摘要 ( )   PDF(659KB) ( )  
    本研究选取1296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友谊满意度、归属需要、自我表露和共情的测量,以探讨归属需要与友谊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归属需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友谊满意度;(2)归属需要可以分别通过共情、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影响友谊满意度;(3)共情—自我表露在归属需要预测友谊满意度中起多重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青少年的友谊满意度发展规律,在教育中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化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社会适应:父母情绪反应的中介作用
    梁宗保 严嘉新 张光珍
    2020, 43(3): 608-614. 
    摘要 ( )   PDF(1008KB) ( )  
    采用追踪设计对459名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考察父母元情绪、情绪反应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复杂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前测儿童敏感合作后,父亲的问题关注反应在父亲的情绪教导和儿童的敏感合作之间起中介作用;(2)在控制了前测儿童社会适应后,母亲的鼓励表达在母亲的情绪教导和儿童的违纪攻击、害羞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母亲的问题关注反应在母亲的情绪教导和儿童的敏感合作之间起中介作用,母亲的苦恼反应在母亲的情绪教导、情绪摒除和儿童的敏感合作、害羞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道德义愤的发展及其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
    丁芳 刘颜蓥 陈甜甜
    2020, 43(3): 652-658. 
    摘要 ( )   PDF(506KB) ( )  
    为了探讨儿童道德义愤的发展及其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实验1考察106名幼儿园大班、小学2年级和4年级儿童的道德义愤在年级以及数目和价值不公平分配上的差异;实验2考察57名小学儿童在有无代价条件下,其道德义愤对第三方公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的道德义愤呈现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强的趋势;儿童由数目不公平分配引发的道德义愤得分显著高于价值不公平分配;幼儿园大班和2年级儿童在数目不公平分配中的道德义愤得分均显著高于价值不公平分配,而4年级儿童在数目和价值不公平分配中的道德义愤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诱发道德义愤的儿童更多地做出第三方公正行为,并且更愿意选择补偿受害者;在不同诱发道德义愤条件下,是否需要付出代价都不会影响儿童的第三方公正行为。研究说明儿童的道德义愤随年级增长而发展,并影响第三方公正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早期同伴接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
    王英杰 张美霞 李燕
    2020, 43(3): 622-628. 
    摘要 ( )   PDF(657KB) ( )  
    采用间隔一年半的追踪设计对192名学前儿童的同伴接纳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发现:T1同伴接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T2社会能力,显著负相预测T2外化问题行为,T1社会能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T2同伴接纳,T1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行为可以显著负向预测T2同伴接纳;T2同伴接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T3社会能力,显著负相预测T3外化问题行为,T2社会能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T3同伴接纳。这些结果表明,同伴接纳和社会适应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动态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学生学业情绪表达策略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
    刘影 桑标
    2020, 43(3): 600-607. 
    摘要 ( )   PDF(620KB) ( )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004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学业情绪表达策略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并考察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情绪表达策略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调节积极和消极学业情绪时,中学生对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策略的使用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微弱的差异。(2)在调节积极学业情绪时,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向预测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策略;在调节消极学业情绪时,消极学业情绪对表达宣泄策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了情绪效价在学业情绪表达策略使用中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4岁幼儿创造性人格与气质的交叉滞后分析
    刘文 张嘉琪 车翰博
    2020, 43(3): 645-651. 
    摘要 ( )   PDF(664KB) ( )  
    以幼儿创造性人格倾向教师评定问卷、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287名3岁和4岁组幼儿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幼儿气质与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幼儿气质与其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幼儿气质对其创造性人格有显著影响。幼儿的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及专注性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创造性人格,而幼儿的社会抑制性则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创造性人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支持与成年早期孤独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刘昕芸 靳宇倡 安俊秀
    2020, 43(3): 586-592. 
    摘要 ( )   PDF(639KB) ( )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成年早期孤独的关系,调查了556名大学生,运用SEM法、Bootstrap法、多组分析法考察社交自我效能与负性情绪在其中的影响机制及留守经历的调节。结果表明:社交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在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社交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留守经历对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影响孤独感及社交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内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而灵通,老而顽固?年龄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的影响及其机制
    韩建涛 庞维国
    2020, 43(3): 615-621. 
    摘要 ( )   PDF(644KB) ( )  
    创作者的年龄作为重要的社会线索信息,可能会影响大众对其观点的创造性评价。本研究以物品非常规用途想法作为评价材料,考察了4类年龄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的影响,以及相关刻板印象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0岁左右年龄信息会提升被试的新颖性和适用性评分;30岁左右的信息提升了新颖性评分,但刻板印象强弱对评分变化不具有预测作用。这表明,对于领域一般性产品,有关创作者的刻板印象不易被激活并应用于创造性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儿童期情感虐待对学步儿问题行为影响机制的比较
    李微微 张青 刘斯漫 王争艳
    2020, 43(3): 593-599. 
    摘要 ( )   PDF(563KB) ( )  
    以163个家庭为被试进行追踪研究,比较父亲和母亲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对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的差异。在婴儿6个月(T1)时评估父母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表征;14个月时父母分别报告消极共同养育关系;24个月(T3)时父母报告学步儿内外化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母亲儿童期的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儿童期的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相关不显著。(2)母亲过度投入/未解决依恋表征与消极共同养育在母亲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学步儿外化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而在学步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不成立。父亲过度投入/未解决的依恋表征与消极共同养育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不成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叶子青 叶一舵
    2020, 43(3): 637-644. 
    摘要 ( )   PDF(3648KB) ( )  
    探讨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的影响机制。采用生活方式量表、在线音乐感知价值量表、神经质量表以及在线音乐购买意向量表对20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时尚品味、完美主义和崇尚自由正向预测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2)在线音乐感知价值在时尚品味与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线音乐感知价值在崇尚自由与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线音乐感知价值在中庸内敛、积极进取与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之间起遮掩效应;(3)神经质调节了在线音乐感知价值对大学生在线音乐购买意向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训练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陈杰 陈洁佳 伍可 陈憬 李雪妍 李红
    2020, 43(3): 629-636. 
    摘要 ( )   PDF(789KB) ( )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具有积极影响,一些理论认为音乐训练的广泛迁移效应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中介作用,但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至今仍存争议。研究将执行功能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子成分,并将抑制控制进一步细分为注意抑制和反应抑制,同时区分工作记忆中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两种认知过程。通过对比音乐组和控制组在执行功能各任务(Go/No-go, Stroop, AX-CPT, Task-switching)上的行为表现来系统考察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子成分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控制中的注意抑制和工作记忆中的主动性控制,对抑制控制中的反应抑制、工作记忆中的反应性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影响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人格与管理
    情绪耗竭对建言行为的U型影响——内在动机的调节作用
    陈戈 陆冠文 谢俊
    2020, 43(3): 689-696. 
    摘要 ( )   PDF(928KB) ( )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201名员工及其直接上级的配对样本,探讨了中国组织背景下员工情绪耗竭对其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的非线性影响及其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对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有显著的U型影响。与抑制性建言相比,情绪耗竭对促进型建言的U型影响更强。内在动机显著调节了情绪耗竭对促进性建言的U型影响,对于低内在动机的员工而言,情绪耗竭对促进性建言的U型影响更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尽责性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李雨朦 刘儒德 洪伟 谷典 金芳凯
    2020, 43(3): 666-672. 
    摘要 ( )   PDF(586KB) ( )  
    采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调查1200名青少年尽责性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尽责性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但这一路径效应较低;尽责性能够通过时间监控观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反向预测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产生。这说明尽责性主要通过时间监控观和自我控制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亮度对食品消费决策的影响:食品安全感知的中介作用
    冷亦欣 青平 孙山 侯明慧
    2020, 43(3): 705-711. 
    摘要 ( )   PDF(548KB) ( )  
    本研究考察了环境亮度对食品消费决策的影响,揭示了其发生的心理机制及边界。实验1和实验2发现环境亮度正向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这一效应的内在机制是因为明亮环境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食品安全感知,进而增加其对食品的支付意愿。对产品认证标签的检验进一步验证了安全感知的中介作用 (实验2)。结果表明,当食品具有认证标签时,食品安全感知无法中介环境亮度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亲密关系中的礼物赠予:礼物偏好的不一致
    尹天子
    2020, 43(3): 733-739. 
    摘要 ( )   PDF(306KB) ( )  
    礼物赠予是由于不同的事件和动机,在不同的关系背景中赠予者和接收者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交换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个人和社会意义。但是诸多研究表明,非亲密关系(非恋爱关系和夫妻关系)的赠予者和接收者在礼物类型偏好、礼物价值偏好及双方关系结果的知觉等方面均存在不一致性。可以从赠予者-接收者的认知差异、动机差异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差异来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礼物赠予策略。未来研究还可以从礼物成败的线索反馈、礼物选择的决策过程、采取更符合现实的研究方法及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等方面对礼物偏好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下属心理资本一致性对周边绩效的影响——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的中介作用
    邹艳春 彭坚 侯楠 赵怡然
    2020, 43(3): 673-680. 
    摘要 ( )   PDF(854KB) ( )  
    本文基于相似吸引理论,考察了领导–下属心理资本一致性能否影响双方的工作关系(领导–下属交换,LMX)和私人关系(领导–下属关系,SSG),继而塑造下属的周边绩效。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技术,对164份领导–下属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领导–下属心理资本越一致,双方的LMX和SSG越高;在一致情形下,与“低–低一致”相比,”高–高一致”时的LMX和SSG更高。领导–下属心理资本一致性通过LMX、SSG影响下属的周边绩效。以上结果能为如何有效利用心理资本管理领导–下属的人际互动、下属周边绩效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班的自我决定程度、时间和报酬对情绪耗竭的影响
    李锡元 崔景怡 薛莹
    2020, 43(3): 697-704. 
    摘要 ( )   PDF(867KB) ( )  
    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剖析加班动机,探讨加班的自我决定程度对情绪耗竭的影响机制及其与加班时间、加班报酬的交互作用。对369名加班员工的调查发现,加班的自我决定程度负向影响情绪耗竭水平,任务完成感知部分中介了这一过程;长时间加班放大了加班的自我决定程度对情绪耗竭的影响;高自我决定和高加班报酬削弱了加班时间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加班报酬对情绪耗竭存在通过加班自我决定程度的负向间接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提升作用
    陈琪 陈冰 刘来 赵玉芳 吴宗辉
    2020, 43(3): 712-717. 
    摘要 ( )   PDF(484KB) ( )  
    两个实验考察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作用以及面孔吸引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验1采用双盲实验,使用安慰剂作对照,发现催产素可以促进社会善念,不受面孔性别的影响。实验2依然采用双盲实验,进一步考察面孔吸引力与面孔性别对催产素与社会善念关系的作用,发现催产素对社会善念的作用不受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女性面孔(与男性面孔相比)吸引力对男性的社会善念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催产素可以稳定地提高社会善念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侣低头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付琳倩 谢笑春 雷雳 王鹏程
    2020, 43(3): 726-732. 
    摘要 ( )   PDF(301KB) ( )  
    低头行为指的是线下社会互动时个体因使用手机而冷落社交对象的行为。目前关于低头行为研究最多的是伴侣低头行为。文章在剖析伴侣低头行为内涵之外,分析了伴侣低头行为带来的影响,并从期望违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三个视角阐释伴侣低头行为发生的理论机制。总体上,基于现有研究我们认为未来可以从深化作用机制和探索跨关系研究(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伴侣低头行为对亲密关系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内在机制:非安全依恋风格调节下情绪与认知的协同作用
    唐清婷 陈旭 刘颖 段涤非 唐梦媛 郑乐莹
    2020, 43(3): 718-725. 
    摘要 ( )   PDF(402KB) ( )  
    安全依恋启动具有一系列积极心理效应,且表现出启动效应普遍性与特异性的共存。两种属性的区别在于个体非安全依恋风格是否参与调节,这一调节与个体的依恋策略使用和概念联结程度紧密相关。当前,对于安全依恋启动内在机制的探讨集中在情绪缓冲与认知调控过程,本文回顾现有关于安全依恋启动的主要结论与解释,整合安全依恋启动的神经基础,并纳入依恋风格的调节因素,提出一个安全依恋启动的情绪/认知协同作用模型。最后围绕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任务相关条件下社会权力对愤怒表情加工的影响
    张恩涛 马雪玲 陶瑞文 葛宁
    2020, 43(3): 681-688. 
    摘要 ( )   PDF(1004KB) ( )  
    之前的研究表明权力能够影响愤怒表情的加工,但是并不清楚当愤怒刺激是非目标任务刺激时(非任务相关条件下),权力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愤怒表情的加工。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首先操纵情绪观察者(被试)和情绪表达者(目标)的权力水平(高VS 低),之后采用修正的oddball范式考察当愤怒刺激是非目标任务刺激时,情绪观察者和表达者的权力水平对愤怒情绪加工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在识别年老面孔目标时成绩更低。脑电结果发现,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对中性目标刺激和愤怒的非目标刺激均产生了更强的N170波幅,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该研究结果说明,高权力个体的行为成绩优于低权力个体的行为成绩,即使在非任务相关条件下,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对愤怒情绪刺激的早期敏感性仍然更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测量与方法
    手机依赖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量及其效果评估
    李宇斌 蔡艳 涂冬波
    2020, 43(3): 748-755. 
    摘要 ( )   PDF(1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区块化自适应测验的提出及验证
    高椿雷 揭玖晴 罗照盛
    2020, 43(3): 740-747. 
    摘要 ( )   PDF(923KB) ( )  
    CD-CAT以Q矩阵理论为基础,存在着处理属性个数限制的缺点。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区块化自适应测验(CD-BAT)。CD-BAT将单个的CD-CAT作为区块进行处理,把前一区块的信息作为先验信息用于后一区块的估计过程,并不断更新和修正前一区块的估计结果。模拟研究表明,CD-BAT的判准率略优于CD-CAT,题库质量下降时,这种优势逐渐加大。随着CD-BAT的区块的增加,其属性判准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与咨询
    工作记忆训练对药物成瘾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及其机制
    赵鑫 王磊
    2020, 43(3): 756-761. 
    摘要 ( )   PDF(296KB) ( )  
    对处于戒断期的各类药物成瘾群体进行认知训练,训练后药物成瘾个体认知能力得到改善,成瘾症状也得到了一定缓解。认知训练能够加速药物成瘾者大脑受损区域的自发性恢复,尤其是使影响个体抑制控制能力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和前额叶系统发生功能性和结构性的积极变化,实现药物成瘾个体高级认知能力的改善。今后可以从不同类别的药物成瘾是否全部具有可逆性,设置的认知训练任务能否起到改善认知能力的效果,药物成瘾个体训练的性别差异以及训练效果的保持时间等角度进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史
    认知心理学的实用性转向
    叶浩生
    2020, 43(3): 762-767. 
    摘要 ( )   PDF(311KB) ( )  
    认知心理学实用性转向的根本涵义在于强调认知对于行动的效用与价值。传统认知心理学视认知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怎样精确地 “表征” 世界,以便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外部世界的心理模型。实用性转向则强调认知系统的主要工作不是 “表征” 或 “反映”,而是指导有机体更有效地行动,认知是有 “效用” 的,它的效用就在于指导有机体适应和改造环境的活动。认知产生于行动、服务于行动,与行动水乳交融。这些理论观点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詹姆斯、杜威等人的经典实用主义对行动和效果的强调深刻影响了部分认知心理学家,促使他们放弃表征为中心的认知观而转向行动导向的认知观。在作者看来,由于这种转向强调了认知的 “效用”,因而对于认知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